強“屏”之路
世界是“屏”的。
無論是不斷攀升的在線教育、遠程辦公的視頻系統需求,還是“雙11”網購狂潮中的“爆款”液晶電視,抑或是新興崛起的VR/AR、元宇宙……手機、電視、電腦等顯示終端共同構成了日常生活“屏”的世界。
最新數據顯示,我國的新型顯示產業規模世界領先。而福建,在這塊產業版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福建加快“增芯強屏”步伐,以引進產業龍頭企業為抓手,加速產業集聚——下游,是以冠捷為代表的電視、顯示器/監視器等整機產品;中游,由福州京東方、廈門天馬領銜的高世代顯示面板生產線齊聚,構成福建新型顯示產業的集團優勢。如今,產業鏈條正逐步向玻璃基板、偏光片等上游延伸。
賽迪顧問數據顯示,2022年度新型顯示增速最快的五大城市,廈門、福州均榜上有名。
近日,記者對我省新型顯示產業鏈的幾家重點企業進行了蹲點采訪,探尋福建新型顯示產業崛起之路。
補“缺口”
——恒美入局,產業拼圖日臻完善
對福州恒美光電項目中心總監張國安來說,他的世界也一直是“屏”的。
從臺北到蘇州再到福州,大學畢業20多年來,張國安一直從事顯示面板的重要組成部件——偏光片的研發工作。
一塊顯示屏,一半是空白,一半是彩色。張國安舉起手中的偏光片,瞬間空白的那一半也變得五彩繽紛。
這便是偏光片的“彩色魔法”。
薄薄偏光片,卻是顯示產業中具有高附加值的上游環節。
2022年9月27日,恒美偏光片制造工廠在位于福州濱海新城的福米恒美產業園投產——全球最大寬幅2.6米的8K超高清偏光片生產線開始運轉。
補上這個“缺口”,福建新型顯示產業的本土化鏈條幾近打通。
恒美偏光片項目總投資42億元,建有全球最先進的兩條2.6米寬幅偏光片產線,全面達產后年產能達9000萬平方米,預估年產值可達58億元。
“這也將成為全球單體最大、寬幅最寬、良率最高的偏光片工廠。”作為恒美的技術總監,張國安深深感慨這是一個不斷上溯“微笑曲線”前端、延伸產業鏈的過程。
“微笑曲線”,工業經濟中常用的一個比喻,指的是產品附加值變化如同笑容的弧度,企業越靠近上游的產品研發或者下游的品牌市場,越能賺取產品高附加值帶來的高利潤。
偏光片,被譽為光學行業“芯片”,結構復雜、生產工藝流程多。較長一段時間里,它為日韓壟斷。“因為日韓廠商進入顯示市場早,積累了較為完整的專利鏈條。”張國安說。高技術門檻、高資本投入,成為后來者想要入局的阻礙。
而在產業中下游,我國的顯示面板產量已攀升至全球第一。
一面是不斷增長的需求,一面是頻頻掣肘的環節,這成了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完全自主可控的隱憂。
近年來,以恒美為代表的本土企業通過加強自主專利技術研發,實現了偏光片技術自主化、人才專業化、產能極大化、產品國產化,改變了偏光片被國外壟斷的局面。
作為國內“唯二”可實現供應超大尺寸偏光片的生產商之一,總部位于昆山的恒美為何要將其最大生產基地“安”在福州?
優越的營商環境,無疑是“首當其沖”被考慮到的有利條件。
福米恒美產業園控股方昊盛集團董事長陳融圣介紹,當地為引進這一重點項目,創新地采取了基金招商的方式,即福州新區集團以成立基金的方式入股福米恒美產業園,這對企業極具有吸引力。“另外,福州新區遍布的數據中心,可以為高端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賦能。”
營商環境之外,另一關鍵詞是“本地化配套”。
恒美展廳的展板上,一個數字吸引了記者注意——恒美的超寬幅產線最大可供應110英寸的產品。這很難不讓人與福州京東方相聯系。后者作為深耕86英寸以上超大尺寸、高端顯示產品的龍頭企業,其全球首款110英寸8K超高清顯示屏已實現量產。
“未來福州京東方將成為我們最重要的客戶。”在張國安看來,企業最終還是要看效益,生產出的產品有穩定的“出口”。“這很關鍵!”
當然,對于福建新型顯示產業來說,恒美入局,不僅是“補鏈”,更是“建群”。
“早在恒美偏光片項目投產前,就已帶動投資25億元的福米貼片項目、投資10億元的模組項目和國內知名的整機生產企業在福米恒美產業園落地。”陳融圣介紹,占地424畝的福米恒美產業園未來將整合偏光片、貼合、模組、顯示終端等上下游項目,從偏光片龍頭將延伸出一條完備的新型顯示產業鏈。
鑄“鏈條”
——近悅遠來,龍頭激活“磁吸效應”
但凡參天大樹,必是根深葉茂。
顯示產業尤是如此。一個“重磅”企業到來,往往吸引數十上百家配套企業接踵而至。它們交織在一起,形成結實的網狀結構,讓“大樹”的根系愈加發達。
在福州,恒美入局非個案。圍繞福州京東方這一行業領軍,大量的上下游企業已在其身旁生根發芽。
鑄一塊顯示屏,需上百道工序、800多臺設備。但走進位于福清的福州京東方8.5代半導體顯示生產線,卻給人“工作人員少、自動化設備多”的初印象。
“我們導入了動態排程和自動派工系統。”在生產線旁,京東方福州區域總經理張鵬告訴記者,在企業“大腦”支配下,15分鐘就能自動排出一版最優制程。“這解決了多產線、多工序聯合排程的難點,整體生產效率提升30%以上。”同時,產線設備上布局了6萬多個傳感器,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設備數據……
數智技術驅動下,“厚重”的半導體顯示工程變得“輕盈”。福州京東方因此榮膺全球智能制造領域最高榮譽——“燈塔工廠”,這是中國大陸顯示企業中唯一一家!
企業展廳,全球首款110英寸8K超高清顯示屏、86英寸電容式觸控顯示屏、曲面超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屏、中小尺寸電子紙顯示屏……業界最前沿產品琳瑯滿目。滿滿的科技范兒背后,企業年產顯示屏、良率兩個關鍵指標,也為業內領先。
去年,福州京東方年產值超190億元。
2015年4月,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龍頭企業京東方由我省引進,落地福清。當年10月,福州京東方第8.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動建;2017年2月,產線點亮投產。
彼時,電子信息與石化、機械并列為福建省的三大主導產業。但福建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條不是很完整,缺“芯”少“屏”嚴重制約著產業做大做強。
“缺‘芯’指缺乏‘芯片’,少‘屏’則是少有‘面板’,尤其是中大尺寸面板。同在融僑開發區,以冠捷科技為龍頭,打造了一條顯示終端產業鏈,但核心組件液晶面板卻長期依靠進口,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,也限制了企業發展。”省工信廳電子處副處長熊新說。
福州京東方正式投產,其所生產的面板向冠捷供貨,上下游企業間近在咫尺,大大節省了運輸和時間成本。
福建不再少“屏”,也讓福建顯示產業筑起抵御風險之“屏”。
這張“屏”,讓張國安來到福州,也吸引旭福光電總經理劉忠先成為“新福州人”。
距離福州京東方10多分鐘車程,便是旭福光電的生產基地,一塊塊玻璃基板出廠后便源源不斷地被運往福州京東方。
據劉忠先介紹,旭福光電的母公司東旭集團是一家在玻璃基板產業深耕20多年的企業,他也隨著項目布局在鄭州、石家莊等地“落腳”。2016年2月,他來到福州。
“在福州建廠,就是為了福州京東方。”劉忠先直言不諱。在他看來,這些年業界愈發感到產業鏈、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性。“玻璃基板,尤其是高世代玻璃基板是新型顯示產業重要上游材料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能夠實現就近配套,對整個產業很關鍵。”
2017年5月,旭福光電首批良品下線。當年6月就開始向福州京東方批量供貨。此時,距離后者點亮產線僅僅3個月。
如今,以福州京東方為圓心,僅在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,集聚的大小企業已近30家,涵蓋玻璃基板、偏光片、背光板、化學氣體等一眾供應商。
這樣的“磁吸效應”同樣發生在廈門。
一家“天馬”入駐,帶來了超50家的上下游企業。目前,天馬在廈門已擁有第5.5代及第6代兩條滿產滿銷的LTPS產線、一條新建的第8.6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、1條已點亮的第6代柔性AMOLED產線,計劃建設一條全制程Micro-LED實驗線。“天馬產業鏈”正助力廈門成為一座覆蓋所有主流顯示技術的高新產業城市。
暢“循環”
——集群發力 “鏈”上共舞做強產業
德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·韋伯在其工業區位理論中首次提出了產業集群的概念,這深刻影響了現代經濟地理學的發展。
關于“產業集群”,百年來各種理論不斷修正、豐富,但幾乎一致的觀點是——集聚,利于企業成本的降低,利于產業循環的暢通,利于創新氛圍的形成,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。
在福建,這樣的理論正得以論證。
距離福州京東方約6公里,福州柏瑞安公司是家主營電路板的企業,為前者提供40多種產品。
大客戶的訂單一旦發生變化,就會打亂柏瑞安原有生產節奏。如何將影響降到最低?
福州京東方協同產業伙伴運用了先進的信息共享平臺,效率提高許多。
張鵬介紹,依托自身工業互聯網平臺,企業主動向上下游企業開放計劃排產、庫存信息等,實現實時傳達,助推產業鏈聯動。
福州柏瑞安總經理俞建鋒對此深有體會。“2019年底,福州京東方就對我們開放了信息共享平臺接入端口,我們也相應對產線實施了數字化改造。”
這三年,面對疫情、缺芯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訂單變化,基于實時信息傳輸之下的“拉動式生產”成效凸顯。
不久前,福州京東方急需一批訂單,數量大且交貨期短。系統接到需求后,自動進行運算,發現不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,于是立刻對幾條產線按產品交貨的輕重緩急作出相應調整。同時,把生產情況及時傳遞給了正在等貨的福州京東方,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緊急出貨。
這在“庫存式交貨”的時代,難以實現。
上下游間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也在日益彰顯。
在劉忠先看來,京東方的下游是三星、LG、戴爾等世界知名企業,旭福的玻璃基板同樣也在影響全球產業鏈。
此前,旭福某批次產品在福州京東方出現了報警,雙方技術人員隨即“會診”,問題出在了玻璃基板的斷面粗糙度上。“為此,我們專門申請了課題,優化玻璃斷面拋光工藝,并對公司設備進行了調整,最終雙方合力解決了這一問題。”劉忠先說。
恒美入局,無疑讓產業協同開啟新時代。
偏光片以卷材形式出廠,經裁切后與顯示面板進行貼合。據陳融圣介紹,未來雙方或將引入“in-house”的新型合作模式,即恒美將裁切設備安裝到福州京東方,在客戶“家”進行裁切和貼合的工藝,福州京東方能實現真正意義的“就地取材”。
如今,這種產業生態甚至已經延伸到距離福州400多公里之外的武平縣。
近年來,為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,地處閩粵邊界的武平縣落地了不少新型顯示產業中小企業。福盛達電子便是其中之一。
作為車載顯示模組供應商,福盛達電子處于產業下游,需向上游采購面板。“之前我們都是通過代理商向京東方采購面板,在福建工信部門牽線搭橋下,我們可以向福州京東方等龍頭企業直接采購面板,采購成本下降了5%。”企業負責人鐘錦寧說。
如今,在武平落戶的新型顯示企業已超百家,超過90%均為大灣區企業。“得益于福建新型顯示產業鏈的日益完善,這些企業逐漸從姓‘深’變為姓‘閩’。這些聚焦顯示模組、硬制電路板、背光源等細分領域的中小企業正成為促進福建新顯產業補鏈強鏈、壯大產業集群規模的重要力量。”熊新說。(本報記者 林侃 林蔚)